繁星
繁星
2022-09-30
望著星天,我就會忘記一切,
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。
——巴金·《繁星》
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之際,武排人牢記習總書記囑托,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水平,在推動祖國綠色生態文明新時代偉業中不斷奮進。
一塊手寫看板的故事
“你看,或者不看,我就在這里,不悲不喜。你念,或者不念,數據就在這里,不來不去。”
“3#剩余泵流量為248m³/h;
2#沖洗泵故障、轉刷不轉,已報修;
2#鼓風機軸承已安裝完畢,開機試機多觀察;
……”
這塊“我的設備”手寫的可視化管理看板成為三個多月來,三金潭廠探索班組管理創新,提高工作效能的忠實見證。
6月起,七塊可視化管理手寫看板擺在了三金潭廠板框車間、中控室、加藥間,由11名運行班長共同“繪制”。“每天當班第一時間就要去看看它給我留下的‘訊息’,寫下我今天收集的設備運行數據。它讓我們了解全廠設備運行狀況,為開展工作提高效率。”板框車間班長徐楓說。
一塊簡單的看板,如同一面鏡子,照至全車間生產狀況的每一纖毫。它將設備運行情況、設備養護信息、維修作業等重要事項遷到“板上”,它將一切問題聚焦起來,在眾目睽睽之下,讓運行工看到,維修員看到、設備員看到、班長看到、廠長看到,任何問題都直透本質,促使管理者及時解決問題,體現出效率就是生產命脈的精神。
“一塊手寫看板,為我們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做好自身工作,減輕了原本信息不暢帶來的負擔,提升了生產效率,進一步保障了三金潭廠穩定運行。”職工們感慨道。
北湖廠的“R2機器人”
深隧泵房是北湖廠的“紅色示范車間”創建點,它700余天順暢運行離不開武排人的日夜守護。
位于深隧泵房三樓的中控室是北湖廠的“大腦”。一面長約10米,高約3米的超大電子屏上,深隧各預處理站水質水量監測、生產指標、預警信息、流量預測等數據一目了然。“這就是北湖廠及深隧智慧管控平臺,它能為生產監控、運營調度、日常巡護等提供更自動化控制、更全面預警、更及時應對和更精準決策,提升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效率和標準化,是如“R2機器人”般的重要工作伙伴。”運行管理部部長李貝自豪地介紹說。該平臺不僅改善了內部管理,而且可使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在最經濟狀態下運行,使運行成本降至最低。
碧空領頭雁,人字隊形飛行遠
群雁高飛頭雁領。
黃家湖廠示范車間“膜車間”運行主任張星作為技術優化的“領頭雁”,帶領水區運行班長們積極探索優化膜池的清洗條件。
他們優化清洗時間,將中和池的ph值由原來的8.3調整到8.8,使膜絲上附著物跟藥劑充分反應,再通過增加反吹洗時間將附著物吹脫,使膜絲清洗得更干凈,清洗后的跨膜壓差由原來的15千帕下降到8千帕左右,保證了膜池產水量、節省了藥劑。
“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動腦筋,干成幾件事,帶領團隊成長,為節能降耗提供技術支持,提高單位經濟效益,那也是值得驕傲和欣慰的。”張星說。
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中國;你怎么樣,中國便怎么樣。祖國母親,生日快樂!
武排人愿化作點點繁星,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熠熠生光,為您送上最真摯的生日祝福!